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广东自考 > 自考章节重点 > > 正文内容

2015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范围(六)

2014-11-24 |  作者: afanda |   来源: 未知 |  共关注:

第十一章领导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领导的一般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体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
  人们对领导这个概念的各种表达P259
  1、哈罗德?孔兹:领导是一门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来完成他们任务的艺术。
  2、泰瑞: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
  3、杜平:领导即行使权威与决定。
  4、坦宁鲍姆:领导就是在某种情况下,经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行出来的一种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的影响力。
  5、赖特:领导不凭借特权、组织权力或外在形势而说服和指挥他人。
  6、阿吉里斯:领导即有效的影响。
  二、领导的功能P260
  1、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职位、权力与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领导职工达成组织目标,具体表现在:
  (1)制订和执行组织的计划、政策与方针(2提供情报知识与技巧(3)授权下级分担任务
  (4)对职工实行奖惩(5)代表组织对外交涉(6)控制组织内部关系,沟通组织内上下的意见
  2、非正式领导者:其主要的功能是满足职工的个别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1)协助职工解决私人问题(2)倾听职工的意见,安慰职工的情绪(3)协调与仲裁职工间的关系
  (4)提供各种资料情报(5)替职工承担某些责任(6)引导职工的思想、信仰及对价值的判断
  三、成功领导者的素质与培养
  (一)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具有的先天条件与后天品格、能力的综合反映。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品质素质:①政治上要坚强②工作要勤奋③品德要高尚
  2、知识素质:①与领导者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②领导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
  3、能力素质:①组织能力②社交能力③决策能力④创新能力⑤用人能力:广纳贤士、用人所长、任人唯贤
  4、心理素质:①较完善的人格②善于转换角色③外松内紧的防卫心理④富有使命感和同情心
  (二)领导者的素质培养与方法
  1.领导者的素质培养:1、吸取新知识2、重视理性3、强调成效4、开发意识
  2.领导者的选拔与培训方法
  (1)评鉴考核法;(2)情景模拟法;(3)实绩考核法;(4)案例分析法;(5)工作轮换法;
  (6)座谈访问法;(7)敏感性训练;(8)成就需要法;(9)交往风格类型鉴定法。
  第二节领导有效性理论及其运用
  一、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
  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主要指有效领导者要有一定数量的品质与特征:1、传统品质理论2、现代品质理论
  传统品质理论:统品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是生来就具有的,不具备天生领导品质的人,就不能当领导。
  现代品质理论:现代品质理论研究者密切联系管理实践,改进研究方法,从动态的角度深入研究领导者的品质特征。
  二、领导有效性的行为理论
  (一)关心人与关心工作的领导行为方向领导行为方向:即从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来探索成功的领导模式。
  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首先开创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把领导行为特征归纳为“关心人”和“抓工作组织”两个行为量纲,四种组合,并设计了“领导行为”四分图。之后,密执安大学的管理心理学家也提出了领导行为的两个方面:面向职工,面向生产。
  (二)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是管理心理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提出的。
  布雷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图的基础上,提出了81种管理方式的类型,其中有5种典型的方式。
  (1)(9.)型管理方式:又可称为“任务型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非常关心生产,但不关心人。
  (2)(1.9)型管理方式:又可称为“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只强调关心人,而不驱使人去生产。
  (3)(1.1)型管理方式:又称“贫乏型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人。
  (4)(5.5)型管理方式:又称为“中间道路型的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既要完成必要的任务,又要保持必要的士气。
  (5)(9.9)型管理方式:又称为“团队式型的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既十分关心生产,又十分关心人的因素,而且并不认为这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三)PM领导行为类型理论
  领导行为的PM类型是将领导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执行任务为主的领导方式,简称为P型;另一类是以维持群体关系为主的领导方式,简称为M型,取两个英文名词的第一个字母P与M,简称为PM.
  领导行为的PM类型可分为四种,PM型(最好)、P型、M型、pm型(最差)。
  三、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不决定于领导者不变的品质和行为,而是决定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条件三者的配合关系。
  公式: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1、领导的“连续带”模式:认为在“集权”和“民主”两种极端的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许多种领导行为方式,它们构成一个连续带。
  2、领导—参与模型:(由管理心理学家佛隆和耶顿提出的)
  这一模型要点是:有效的领导应根据不同情况,让职工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
  3、通路—目标模型:(由加拿大豪斯提出)又名目标导向模型,其要点是:根据工作的程序化与非程序化来决定领导作风。
  4、生命周期论:(由卡门倡导的)
  其要点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适应,随着被领导得的成熟度逐步提高,领导的方式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
  5、领导风格抉择模式:这种观点认为,抉择领导风格必须考虑五个因此:
  (1)工作的性质(2)职工的成熟度(3)传统的领导方式(4)上级的领导风格(5)领导者本人的个性
  6、弗德勒模式:(由弗德勒提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关键在于视情势如何而定。
  领导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三个条件:(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任务结构(3)职位的权力
  第三节领导决策
  一、领导与决策
  决策:就是作出决定,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
  造成决策科学发展的原因:1、知识经济的综合性2、现代大科学的复杂性3、社会活动的多样性4、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二、影响领导决策的客观因素
  1、客观对象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决策对象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做充分地研究。
  2、情报资料的收集:要对未来加强研究,提出预测,给决策提供依据。这一点实际上是强调情报研究。
  3、社会发展的需要:决策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需要为出发点和依据。
  4、国家政策和法律规范:每一个活动的主体——人,都要受社会的法律和政策的制约。
  三、领导决策的三种典型方式
  1、集权式的领导决策
  集权式领导决策的含义:主要特征是权力相对集中,企业领导者中心地位突出,凡事湎经领导者首肯,否则无效¥要领导者有权否定助手或其他部属的决定;对领导者的决定部属必须服从,坚决执行,不容打折扣。
  2、参与式的领导决策
  参与式领导决策的含义:主要特征是领导者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即在重大问题上,领导者有决策权、指挥权和对部属决策的否决权等,而将其余权力按职责范围分授予部属,并支持部属在职责范围内自主行事,合理用权。
  3、放权式的领导决策
  放权式领导决策含义:主要特征是领导者有意将大部分权力下放,让部属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决策上,领导者提出目标与要求,让广大职工自议自决,不予干涉。

第十二章组织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组织的概念
  一、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褓和活动过程及活动系统
  组织概念包含:1、社会实体2、活动过程3、活动系统4、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
  二、组织的变量
  组织变量:由结构变量和因果变量两类因素所组成,这两类变量从不同角度反映着组织的内外部特征
  (一)结构变量结构变量反映了组织内部特征。包括:
  1、规范化:指组织中书面文件的数量
  2、专业化:指劳动的分工程度
  3、标准化:指以同种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
  4、权力体系:指下属人员应向哪个主管报告,主管者的控制幅度应保持多大
  5、复杂性:指组织内活动或分系统的数量多少
  6、职业化:指职工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程度
  7、人员结构:指各职能、各部门人选的配备情况
  (二)因果变量
  因果变量的因素包括:规模、技术、环境和目标等,它是表示整个组织特征的,即反映组织外部特征,它还影响结构变量。
  1、规模:指组织的大小程度2、技术:指生产分系统的任务性质
  3、环境:指组织边界之外的所有因素4、目标:指反映这个组织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独特目的
  4、学会从组织概念和组织变量中发现组织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愈来愈显著的功能
  第二节组织目标与结构
  一、组织的目标
  组织目标:在企业管理中,目标可能是外界实在的对象,如一定的产量、质量指标可能是理想的或精神的对象,如达到一定的思想水平。目标又有个人和集体之分,团体目标规定着个人目标,也使团体内各个人的行动趋向一致
  (一)目标设置
  行为科学家强调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这方面应注意:①目标与需要和动机结合;②目标与参与;③善于引导;
  (二)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目标管理又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
  1.目标管理的特点
  (1)系统观念应用;(2)参与管理应用;(3)授权管理应用;(4)整体观念应用;(5)自评观念应用。
  2.目标管理的完善
  有人认为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缺陷:
  (1)未包括在目标内的工作,容易被忽视;
  (2)容易产生只重视个人目标,而忽视工作的相互依靠性;
  (3)目标管理仍有忽视人的作用的倾向。
  针对以上问题,美国哈佛大学莱文森提出了三项补充意见:
  (1)建立真诚关系;(2)集体评价办法;(3)共同完成目标。
  二、组织分类及结构P301
  (一)组织的分类
  1、根据组织目标分类
  (1)互益组织:工会、俱乐部、政党、团体
  (2)工商组织:商业公司、企业、银行
  (3)服务组织:医院、学校、社会机构
  (4)公益组织:政府组织、研究机构、消防队
  2、根据组织正式和非正式来分类: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3、根据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来分类
  这种分类有两个标准:
  (1)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标准可分为三种组织:A、功利性的B、规范性的C、强制性的
  (2)从个人参加组织活动程度标准可分为三种组织:A、疏远的B、精打细算的C、道义上的
  (二)几种基本的组织结构
  1、直线式的组织结构:最早的组织结构形式
  2、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比直线式结构增加了厂级和车间职能部门。
  3、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多元式的结构,有多研究型号的矩阵式组织和多产品生产的矩阵式组织两种形式。
  (三)组织结构层次和管理幅度
  组织结构层次:指组织指挥系统的等级或纵向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是组织的横向结构,批量个上级管理人员所直接领导和管理下级人员的数目
  组织结构包含三个方面:结构的复杂性、正规性、集中化
  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一般决定了组织的纵向结构,而管理幅度决定横向结构。
  管理层次是指生产指挥系统划分为多少等级。管理幅度则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所直接领导和来之不易的下级人数。
  剖析高纵组织结构和扁平组织结构各有的利弊。
  采用高耸结构还是较扁平的结构,应考虑如下因素:
  ①作任务的相似程度②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③职工的经验和思想水平④工作任务需要协调的程度
  2、技术与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组织中技术活动的确定性程度决定了对组织结构有不同的管理和协调的要求,确定性程度高,可以加强组织结构的正规化和集中化;反之,则需要组织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功能性分析
  1、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1)决策层(2)协调层(又称职能层)(3)操作层(双称执行层)
  2、企业组织的职权结构:(1)直线职权(2)参谋职权(3)职能职权
  3、企业组织的角色结构:
  (1)角色的意义:角色是一种身份,社会角色表示在社会中的身份,企业角色表示员工在企业中的身份,是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反映。企业角色是具体的社会角色,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2)角色结构:①企业角色组;②企业角色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组织理论与设计
  一、组织的理论
  组织的理论:1、传统组织理论2、现代组织理论
  (一)传统组织理论P311
  传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人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他创立了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阶层结构,又叫科层制度。
  其特点如下:
  1、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制度2、专业化的分工3、明确的规章制度4、程序无情感因素
  5、技术是提升的基础6、法定的程序系统7、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
  (二)现代组织理论
  1、行为组织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斯科特)
  其主要特点有:(1)在形态上倾向扁平的组织结构(2)在集权与分权上偏重分权(3)在专业化分工上提倡专业化。
  2、社会系统理论(霍曼斯创造了社会系统模型,他认为组织是由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组成)
  社会系统本身有五个关键成分:活动、相互作用、感情、所要求的行为、新的行为。
  3、利克特的“重叠群体”和“联接针角色”理论(利克特),其要点有:
  (1)组织的环境系统:组织的环境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A较大系统B同样大小的系统C较小的系统
  (2)联接针角色
  (3)多层重叠的群体
  二、组织设计模型
  (一)组织设计的定义
  组织设计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的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二)组织设计模型以加尔布雷斯组织设计模型为蓝
  组织设计必须对战略、组织模式和把人组合为组织的机制作出选择。
  三、组织设计的发展与内容
  (一)组织设计的发展
  1、组织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组织设计阶段,应变组织设计阶段,现代组织设计阶段。每个组织设计的发展阶段都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传统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1、专业化与劳动分工2、等级``3、责、权一致原则4、管理幅度5、直线、参谋作用。
  3、应变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P319
  不同的部门应当根据面对的组织环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来考虑不同的设计。实验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起到管理重要的作用,就构成了组织结构的应变性。
  4、现代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P320
  1、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的合理化2、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的紧密化3、寻求现代管理组织结构的新形。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
  1.个体工作设计
  也可称为职务设计,这是指对组织成员个人工作或职务的设计。职务设计要从两个主要维度来考虑,即专业化与自主性。
  2.群体设计
  社会交往需要的程度决定任务设计应当设计成个人职务还是工作群体。需要考虑三个因素:①工作流程②技术③人的社会需要
  3.结构设计组织设计的核心是结构设计结构是指一个组织内各个构成部分相互之间所确定的关系形式。
  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以下三部分:
  (1)组织结构与环境;(2)组织结构与技术;(3)组织结构与人的社会心理;(4)组织结构与文化差异。
  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是:明晰、经济、效能、决策、稳定性和适应性、自我更新。


>>相关新闻资讯推荐:

拿学历网自考学生报名优惠:一次交清两年学费可以打九折,还赠送价值4500元的自考网上课堂一套

拿学历网成人高考学生报名优惠:前100名学员免考前辅导费,100%包录取广东名校,额满截止

拿学历网远程教育班学生报名优惠:前100名学员免入学考试费,集体报名最多可优惠1000元,名额有限

     相关文章推荐